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區別在於哪裏?
石墨可分為(wei) 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。它們(men) 的結構和理化性質相似,但用途卻大相徑庭。在許多研究中,一些研究人員沒有注意到它們(men) 之間的區別,而是籠統地稱它們(men) 為(wei) 石墨。這種混淆兩(liang) 者的結果造成很多誤導,甚至決(jue) 策失誤,帶來極大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。本文從(cong) 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結構、組成和性能出發,論述了它們(men) 的特點和區別,以及它們(men) 之間的重要關(guan) 係和應用進展。
1.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應用領域
石墨具有許多優(you) 異的性能,因此被廣泛應用於(yu) 冶金、機械、電氣、化工、紡織、國防等工業(ye) 部門。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應用領域既有重疊部分,又有區別。
1.1冶金工業(ye)
在冶金工業(ye) 中,天然鱗片石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,可用於(yu) 生產(chan) 鎂碳磚、鋁碳磚等耐火材料。人造石墨可用作煉鋼電極,但天然石墨製成的電極難以在條件苛刻的煉鋼爐中使用。
1.2機械行業(ye)
在機械工業(ye) 中,石墨材料通常用作耐磨和潤滑材料。天然鱗片石墨具有良好的潤滑性,常用作潤滑油的添加劑。人造石墨製成的活塞環、密封圈和軸承廣泛用作輸送腐蝕性介質的設備,工作時不需要潤滑油。天然石墨與(yu) 聚合物樹脂的複合材料也可用於(yu) 上述領域,但其耐磨性不如人造石墨。
1.3化學工業(ye)
人造石墨具有耐腐蝕、導熱性好、滲透性低的特點。在化學工業(ye) 中廣泛用於(yu) 製造換熱器、反應罐、吸收塔、過濾器等設備。天然石墨和高分子樹脂複合材料也可用於(yu) 上述領域,但其導熱性和耐腐蝕性不如人造石墨。
2.石墨的分類和特性:
2.1天然石墨
天然石墨是大自然的結晶,是在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長期作用下,富碳有機質轉化而成。天然石墨的工藝特性主要取決(jue) 於(yu) 其結晶形態。不同晶體(ti) 形態的礦物具有不同的工業(ye) 價(jia) 值和用途。天然石墨有很多種。根據晶體(ti) 形態的不同,天然石墨在工業(ye) 上可分為(wei) 致密結晶石墨、片狀石墨和隱晶質石墨。中國主要有鱗片石墨和隱晶質石墨兩(liang) 種。
2.2人造石墨
人造石墨在結晶學上類似於(yu) 多晶體(ti) 。人造石墨種類繁多,生產(chan) 工藝差異很大。廣義(yi) 而言,凡是通過有機物碳化和高溫石墨化得到的石墨材料,都可以統稱為(wei) 人造石墨,如碳(石墨)纖維、熱解碳(石墨)、泡沫石墨等。狹義(yi) 的人造石墨通常是指利用含碳原料(石油焦、瀝青焦等)製成的塊狀固體(ti) 材料,如石墨電極、熱等靜壓石墨等。)以低雜質含量為(wei) 骨料,以煤瀝青為(wei) 粘結劑,經過配料、捏合、成型、碳化(工業(ye) 上稱為(wei) 焙燒)、石墨化等工藝。
3.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區別和聯係
鑒於(yu) 上述天然石墨通常為(wei) 狹義(yi) 人造石墨,本文僅(jin) 對天然石墨與(yu) 狹義(yi) 人造石墨的區別和聯係進行分析和探討。
3.1晶體(ti) 結構
天然石墨:晶體(ti) 發育完善,鱗片石墨的石墨化度大於(yu) 98%,而天然微晶石墨的石墨化度通常小於(yu) 93%。
人造石墨:晶體(ti) 發育程度取決(jue) 於(yu) 原料和熱處理溫度。一般來說,熱處理溫度越高,石墨化程度越高。目前,工業(ye) 人造石墨的石墨化度通常低於(yu) 90%。
3.2組織結構
天然鱗片石墨:是一種單晶,結構簡單,隻有晶體(ti) 學缺陷(如點缺陷、位錯、堆垛層錯等。),在宏觀上表現出各向異性特征。天然微晶石墨晶粒較小,晶粒排列無序,除雜後有孔洞,宏觀上呈各向同性。
人造石墨:可視為(wei) 多相材料,包括石油焦或瀝青焦等碳粒轉化的石墨相、包覆在顆粒周圍的煤瀝青粘結劑轉化的石墨相、煤瀝青粘結劑熱處理形成的顆粒堆積或孔隙等。
3.3物理形式
天然石墨:通常以粉末形式存在,可以單獨使用,但通常是與(yu) 其他材料複合後使用。
人造石墨:有多種形式,有粉狀、纖維狀、塊狀,而狹義(yi) 的人造石墨通常是塊狀,使用時需要加工成一定的形狀。
3.4物理和化學性質
就物理化學性質而言,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在性能上既有相同之處,也有不同之處。例如,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都是熱和電的良導體(ti) ,但對於(yu) 純度和粒度相同的石墨粉,天然鱗片石墨的傳(chuan) 熱和導電性能最好,其次是天然微晶石墨和人造石墨。石墨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和一定的可塑性。天然鱗片石墨晶體(ti) 發育完善,摩擦係數小,潤滑性最好,可塑性最高,其次是致密結晶石墨和隱晶質石墨,人造石墨較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