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墨雙極板與金屬雙極板的區別有哪些
近年來,氫燃料電池以其能量轉化率高、低排放、能量和功率密度高等優(you) 點被認為(wei) 是適應未來能源和環境要求的理想動力源之一。雙極板作為(wei) 其重要組成部分,在燃料電池工作過程中,起到了分配氣體(ti) 、導電、導熱、排水等重要作用,尋找性能優(you) 良且成本低廉的雙極板新材料和加工方法是燃料電池汽車產(chan) 業(ye) 化的重要課題。
目前業(ye) 內(nei) 雙極板類型分為(wei) 石墨雙極板、金屬雙極板、複合雙極板等,目前石墨雙極板應用較多,金屬雙極板有少量應用。未來到底哪一種會(hui) 占據市場主流地位,眾(zhong) 說紛紜,且看下文:
金屬雙極板功率高、成本低、耐抗壓,但抗腐蝕性差,成型工藝困難
自豐(feng) 田MIRIA問世之後,一股以金屬雙極板電堆為(wei) 核心的燃料電池浪潮在全球掀起,國內(nei) 亦有不少金屬雙極板製造商嶄露頭角。高工氫電在巡回調研中,深入國內(nei) 多家金屬雙極板製造商,在了解其技術研發情況的同時,就目前金屬雙極板的市場發展與(yu) 相關(guan) 企業(ye) 進行交流。
金屬雙極板具有優(you) 異的導電、導熱性能、機械加工性、致密性,以及強度高、阻氣性好等優(you) 勢,可以為(wei) 汽車應用提供良好的動力密度、低溫(-40℃)啟動保障,適合大批量低成本生產(chan) 。考慮到車輛空間限製問題,金屬雙極板被國內(nei) 外車企,尤其是乘用車企寄予了厚望。
上海治臻總經理藍樹槐博士認為(wei) :“就技術角度而言,金屬雙極板的產(chan) 品一致性及其殘餘(yu) 應力控製尤為(wei) 關(guan) 鍵。微觀下金屬雙極板基材的截麵上僅(jin) 有少量個(ge) 數的晶體(ti) ,從(cong) 尺度上來說屬於(yu) 介觀尺度微細成形工藝。因此在衝(chong) 壓成形的過程中,金屬極板上的細密流道的成形主要通過局部拉伸減薄來實現,材料流動非常少,因此材料的破裂和回彈控製困難。在大規模量產(chan) 的要求下,衝(chong) 壓成形工藝的公差精度保證和流道成形一致性的控製顯得尤為(wei) 重要。”
另一個(ge) 最為(wei) 業(ye) 界人士所探討的,莫過於(yu) 金屬雙極板的表麵改性。金屬雙極板在燃料電池工作環境下麵臨(lin) 著腐蝕問題,需要進行表麵塗層才能滿足燃料電池長期穩定運行的需求。
上海佑戈CEO王永飛表示:“金屬耐腐蝕性能較弱,同時質子交換膜微量降解,生成水的PH值為(wei) 微弱酸性,會(hui) 導致金屬雙極板氧電極側(ce) 氧化膜增厚,降低電池性能。基於(yu) 這種情況,可采用納米塗層的方式,使其在微觀下組織連續、致密,且與(yu) 基體(ti) 結合良好,從(cong) 而更好地發揮金屬雙極板的性能。”
除此之外,在專(zhuan) 注於(yu) 金屬雙極板核心工藝研發的同時,亦要注重與(yu) 下遊電堆整體(ti) 的“匹配程度”。
愛德曼CEO龔靖表示:“公司核心研發團隊發現,要使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發揮最大效益,必須形成承上啟下的完整設計思路。在設計電極板的同時,也要考慮到膜電極的材料選用及設計,從(cong) 電極板、膜電極、電堆組裝到係統進行垂直設計,才能麵麵俱到,使其匹配最佳、效率最高。”
然而盡管國內(nei) 金屬雙極板的技術研發瓶頸逐漸攻克,但真正製約金屬雙極板產(chan) 品進一步發展的是市場限製。眾(zhong) 所周知,我國以商用車為(wei) 切入點發展燃料電池,至今成績斐然,但對於(yu) 金屬雙極板而言,乘用車才是最佳“歸處”。
多家金屬雙極板製造商都曾不約而同的表示,即便自家產(chan) 品能夠成功受到整車廠的青睞,但真正能夠裝車進行實際運行的少之又少,又或者運行時間和裏程不足以支撐製造商進行數據分析,從(cong) 而完成產(chan) 品的升級迭代。但這並不影響金屬雙極板製造商的信心,多數企業(ye) 仍舊選擇堅持曾經的“入局初心”,寄希望於(yu) 行業(ye) 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。
石墨雙極板耐腐蝕性強、導電導熱性好,但氣密性欠佳、成本較高、加工時間長
相較於(yu) 金屬雙極板,得益於(yu) 國家政策發展風向,在國內(nei) 現已被大規模應用。
從(cong) 高工產(chan) 研氫電研究所(GGII)對全國主要氫燃料電池電堆及係統企業(ye) 調研結果來看,中國氫燃料電池電堆以石墨雙極板為(wei) 主,單堆額定功率以30kW居多,且主要麵向商用車領域。在高工氫電巡回過程中,深入走訪了國內(nei) 多家石墨雙極板企業(ye) ,就一係列技術及市場問題進行探討。
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石墨雙極板亦然。即便石墨雙極板目前市場需求量大,但其空隙問題、成本問題以及加工時長問題仍有待完善。
對此,上海弘峻采用特殊真空加壓的方式浸漬石墨雙極板,減少了製造過程中的氣孔問題。通過特殊的浸漬工藝及溶液,對石墨雙極板進行封孔,大大減少孔隙率。在加工工藝上,則主要采用CNC設備及數控加工設備進行精修、流場設計與(yu) 雕刻。
在體(ti) 積大小方麵,上海弘楓研發的超薄石墨雙極板大大減少了燃料電池電堆的體(ti) 積和重量,產(chan) 品出口至美國、加拿大、意大利、韓國等國家。其超薄石墨雙極板一經問世便引起業(ye) 內(nei) 諸多關(guan) 注,但由於(yu) 石墨雙極板自身“易脆”的特性是有其本身材料所決(jue) 定的,太薄的石墨雙極板能否經受住車輛在實際運行中的震蕩還有待考究。
此外,由於(yu) 目前多數企業(ye) 采用機械加工方式進行石墨雙極板的生產(chan) ,導致其加工周期過長。因此,國內(nei) 亦有企業(ye) 通過注塑開模的方式來縮短生產(chan) 時長,提高產(chan) 量,嘉裕碳素就是其中一家。該公司將特定的粘合劑加入石墨粉中進行開模,然而采用這種方式必須對原材料的把控得當,否則容易出現導電率差,強度不到位,容易發生形變等問題。
縱觀當下石墨雙極板製造商不難發現,國內(nei) 目前多數企業(ye) 均以登录雷竞技app页面發家,真正進入燃料電池領域時間集中在2006年至2011年之間,之後便乘著市場發展的東(dong) 風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份額。
據了解,石墨雙極板在技術層麵及商業(ye) 化層麵都相對成熟,但如若繼續采用機械加工的方式,石墨雙極板的成本費用實難降低,不易實現大批量生產(chan) 。若要降低成本,可從(cong) 石墨材料進行優(you) 化,開發出性能更優(you) 、成本更低、可供模壓成型的碳基材料。
與(yu) 此同時,當下“石墨雙極板是否會(hui) 被金屬雙極板所取代”亦是業(ye) 內(nei) 人士熱議的話題之一。
對此,上海弘楓常務副總顧愛平表示:“作為(wei) 核心零部件的製造商,應當沉下心來進行技術研發,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。金屬板固然有其優(you) 勢,但石墨雙極板必定是未來商用車領域的主流。”